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也不知道是哪位有文化的高贵文人杜撰了这么一句:“农民工”一词。
在城里,当看到浩荡的打工队伍充满异地人口时,大家不仅就称谓之为‘农民工’。
但令人费解的是,人们又只把那些低技术含量高体力消耗性行业劳动者称为“农民工”,而犹以“建筑.修路.绿化”类工人为主,通常人们看到衣衫褴褛.面容不整.甚至肮脏龌龊的人,便判定这是“农民工”,(各种媒体也所展示的农民工形象也基本是建筑业工人)这是一种多麽可悲的现实,我们都忽略了他们必然是中国人,却用一个说不准的农民身份来认定他,或许他从未种过地呢,或许他压根就是个城里人呢。
试想我们的的祖先那个不是农民啊,我们现在在城里工作或者父辈们帅先一步来到城里工作,在城里安了家,你就比人家早行早到一步你就不是农民坯子了吗?这就是你的脱农的资本了吗?你就是城里人了吗?你的父辈们当年初始工作不也是所谓的‘农民工’吗?
人类自古就都是农民,人人都是平等的,称谓也是如此,做人不要看人低一等。
这种称谓对务工人员属实不平等,请问这不和美国白人歧视美国黑人是一个道理吗?
所以改掉歧视称谓对于和谐社会能起到不可估量的效果,你称其为农民工,他表面上屈服你,实际他骨子里很想杀掉你,这就是不和谐的萌芽,逐步演变就是仇恨种子发芽,对和谐社会来说属实不利。
目前我国有很多地区原则上不再叫“农民工”,逐步用“异地务工人员”这一称谓来过渡。
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的国家媒体来推崇弘扬。